作者:網慧驗房
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對室內甲醛度限量≤0.08mg/m3,但實際上室內甲醛濃度應該控制在0.06mg/m3以下。
當0.06~0.07mg/m3,嬰幼兒、孕婦、兒童已經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感冒發燒的癥狀,正常成年人眼睛和嗅覺也會出現不適。
而隨著甲醛危害范圍的衍生,除醛也成為了家居生活中的大事,今天說一下除醛的錯誤認知。
除醛通風,很多人都做錯了
很多家庭為了盡快入住,新裝房會選擇立馬通風,沒過幾天,就看到部分吊頂和墻面開始脫落,于是找裝修公司互掐,質疑是施工質量存在問題。
其實,剛裝的房子,很多裝修材料都未完全干透,立刻大量通風容易導致干燥過快,除醛不成,反倒損壞家居建材。
最佳通風方式:裝修好后先放置幾天,最好等家具搬進來后(一些人造板材,粘合劑等家具中含有甲醛),可以每天開窗通風,但控制在一天的1|3,可搭配電扇增加空氣流動,天冷時大早上和晚上盡量閉窗。
注意:網上流傳的悶放通風法,只適用于冬季,夏季直接通風即可。
都2021年了還盲目相信果皮、洋蔥、綠植去甲醛?
像綠蘿,果皮吸醛作用微乎其微,尤其是市面上那些所謂高效除醛的產品,欺騙性更高。無非就是用它們的味道掩蓋甲醛的味道,自欺欺人罷了,非但除醛效果達不到,時間長了還更易滋生細菌,污染室內空氣。
還有活性炭、硅藻泥,吸附材料一旦飽和,造成二次污染,釋放出的游離甲醛更易被人呼吸到體內。
另外,不管是通風還是綠色植物等,充其量只是輔助手段,除醛效果不靠譜。因此,新房裝修入住前,最好找權威機構的空氣質量檢測機構來進行室內檢驗,出具CMA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