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這個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且連續報出幾起集體甲醛中毒事件——“吉林學生疑似甲醛中毒”、“江西南昌幼兒園發生集體甲醛中毒事件”等等,讓我們不得不開始擔憂現在甲醛超標的居住地是否正在慢慢地侵害著我們家人的健康。
很多人對甲醛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它的功能作用方面:在各種各樣的家裝建材中,幾乎都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它的主要作用是粘合、硬化固定、防腐、防蟲。往往大家會忽視:甲醛也是室內的“隱形殺手”,它會從家裝建材中慢慢釋放出來,污染室內空氣,對家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檢測甲醛的方法
1、甲醛自測盒
甲醛自測盒是最簡單易操作的甲醛檢測方法,不用求人自己動手就可以進行檢測。
甲醛自測盒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發,依據國家標準甲醛檢測采樣的“酚試劑比色法”開發。因此,從甲醛自測盒的原理來看,不僅有科學依據,而且符合國家標準所規定的化學檢驗方法。
甲醛自測盒的優點:價格便宜、操作簡單、選購方便。缺點就是數據可能不準確,存在誤差較大的風險。
2、專業檢測單位
專業檢測機構進行甲醛檢測時都是采用的多項、多點位的檢測。
委托專業檢測機構需要提前預約,現場采樣空氣后,帶回實驗室檢驗,出具CMA認證檢測報告。檢測結果是最準確客觀的。
此外,市面上還有一類甲醛檢測儀器——甲醛檢測儀(甲醛速測儀),只要在某寶上就能買到,價格跨度較大,準確度存疑較大。且目前甲醛速測儀的檢測原理并不在國標規范中,故不對其進行討論。
室內裝修除甲醛小知識:身體對不同濃度甲醛的反應
無論是用戶通過拍照上傳的內容、自定義頭像,還是文章評論的圖片,圖片智能鑒黃接口都能夠進行主動識別及獲取色情量化程度信息,實現精準快速的色情傾向判斷。
美國專家研究表明,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
當室內甲醛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對皮膚粘膜產生一定的刺激,也會引起眼紅眼癢、咽喉不適、噴嚏、胸悶氣喘等。
當甲醛濃度過高時,會引起急性甲醛中毒,咽喉燒灼痛、呼吸困難、過敏性皮炎和肺水腫等。
當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時,會引起慢性甲醛中毒,頭痛頭暈、免疫力降低、神經衰弱、精神抑郁等,最終導致呼吸功能障礙和肝細胞受損甚至癌變。
由于兒童正處成長階段,造血功能不穩定、造血儲備能力差,因此甲醛超標對兒童或者青少年造血器官的影響可能比成年人更嚴重,更有可能引發白血病等疾病。
室內空氣檢測,是為了測定室內空氣是否受到甲醛污染,是否達到安全標準,從而知道室內是否可以安全入住為目的檢測。
裝修完半年內,家具、裝修中用到的人造板,甲醛釋放量約占80%左右;裝修完半年以上,甲醛釋放幾乎100%來源于家具、裝修中的人造板。
室內甲醛國家標準
目前我國與室內甲醛濃度相關的國家標準有兩個,一個是由衛生部制定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號GB/T18883-2002,要求封閉12小時,室內甲醛濃度不高于0.1m3。該標準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對室內甲醛濃度的限定標準,是人居環境健康的最低標準。
另一個是由建設部制定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標準號GB 50325-2010(2013版),要求封閉1小時,室內甲醛濃度不高于0.08m3,適用于開發商對建筑工程環境污染物控制規范。
通過兩個標準中規定的封閉時間可以分析出,我們在平時檢測自家居住環境時更適用哪個標準。
第一,封閉12個小時可以使甲醛在室內空氣中的含量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狀態,也就是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的飽和狀態,而1個小時并不能準確的測出居住狀態下室內甲醛的濃度。
第二,我們在密閉的室內有可能會待上12個小時以上。所以從這兩個原因可以知道《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對于檢測室內甲醛濃度更加科學準確。
室內溫度對甲醛含量的影響
當室內溫度低于23℃,特別是在秋冬季節室內溫度在10℃以下,人造板中的游離甲醛寧愿舒舒服服地待在人造板中,很少揮發到空氣中來。我國北方冬季供暖,室內溫度升高,甲醛釋放加速,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也會隨之升高。
因此,秋冬季節雖然能夠感受到新家室內的異味,但是檢測甲醛,一般都在0.1毫克的安全值以內,很少超標的。
但是,同樣的房間,到了夏季,特別是當室內溫度接近30℃時,甲醛濃度卻達到了0.2、0.3,甚至0.4、0.5毫克以上。
這就是溫度對室內甲醛濃度的影響。
據日本科學家測算,溫度每升高1℃,室內甲醛濃度增加12-13%。例如23℃時,甲醛濃度是0.10毫克,30℃時,甲醛濃度將達到0.22毫克,35℃時,甲醛濃度將達到0.41毫克。溫度與甲醛濃度的示意圖如下:
甲醛釋放量與溫度關系示意圖
如何確定我們現在居住的環境是否健康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檢測一下室內空氣中甲醛。
晉中甲醛檢測,晉中新房甲醛檢測,晉中上門測甲醛聯系方式:15803417763 秦經理。